2016年11月4日 星期五

2016/10/29~10/30台南行(一)下:安平老街,安平蚵灰窯文化館,謝宅,小南人燒烤專職,錢櫃

10/29週六下午離開德元埤荷蘭村,
我們來到離民宿不會太遠的安平老街~
先看見一位玩泡泡的街頭藝人,
蠻厲害的,
我也給了 些零錢作為他的旅費!





和小帥哥合照~
府城史蹟:台灣街~
安平老街位於安平古堡東邊,
為三百年前荷蘭人於台南安平地區所建的第一條街道,
有「台灣街」及「石板街」的稱號,
又稱為「開台第一街」,
延平街在規劃時承襲清代台灣都市的規劃,
僅設計約兩~三公尺的寬度,
較適合行人行走及供腳踏車穿梭,
並無設計讓汽車進入。
有機會可以鑽進小巷逛逛~
天氣太熱,
吃冰去!
紅豆牛奶(+布丁)冰料多實在~

我點的水果豆花實在太優了,
多種新鮮的水果之外,
又綿又香的豆花更讓我難忘,
超推~

曉慧點了大甲芋頭冰~

大家都對這家的豆花冰品相當稱道!
最後我們來到"益生堂"買中藥蜜餞~

大家瘋狂血拚~
慢慢步行回停車處,
經過"安平蚵灰窯文化館",
便順道進門參觀囉~
『燒蚵灰』是臺南地區流傳久遠的傳統產業,
所謂"蚵灰"是漢人用來建造屋舍和船隻連結時的填補劑,
由"蚵灰"與"糖水"、"糯米汁"調和而成,
使得房舍得以堅固、木船耐用。
不過因為現代石灰工業的競爭取代下,
燒蚵灰的蚵灰窯相繼被拆除,
僅剩安平蚵灰窯保存下來,
因此臺南市政府便規劃成「安平蚵灰窯文化館」,
利用圖片以及文字,
介紹蚵灰窯的由來,
而且還有義工在現場導覽說明,
由蚵仔養殖介紹到蚵灰窯的歷史。
這就是蚵殼灰窯~

規劃整建後的「安平蚵灰窯文化館」,
除了將現有蚵灰窯旁破舊屋頂拆除,
加設參觀棧道,
並在外圍進行植栽,
作景觀改造之外,
大致仍保留原貌不變,
留住歷史原味。
蚵殼灰窯前~
館外小綠園~
「安平蚵灰窯文化館」由蚵灰窯的主體建築物、倉庫組成,
館內陳列昔日燒蚵的器皿,
並且設有科學展示及蚵灰的應用,
是間小而巧的文化館。
「安平蚵灰窯文化館」的建築外觀外方內圓,
整體的造型相當的特殊,
主體為了需要有承重的構造,
由紅磚疊砌而成,
內部的直徑寬約四公尺,
高度約二公尺左右,
壁體的厚度最薄的地方也有1公尺。
 蚵灰窯的外形由紅磚堆砌而對,
特殊的古老建築,
上頭還有蚵殼附著其牆上,
文化館還有展示各種當時用來養蚵、顧蚵、撿蚵的器具,
在靠海維生的沿海人家,
蚵仔對他們來說,
就像是每天桌上一定要有的一道菜,
在這小巧的蚵灰窯文化館裡,
細細的去觀察他的特別建築原料,
還有了解蚵農的辛苦,
更是回味到濃濃的蚵仔古早味。





館外的欄杆也是由蚵仔殼推疊成~
我們再沿著堤防返程,
可以順道欣賞自然風光~
堤防上好多俗諺,
我們唸得好饒口~
我們臉皮厚過王城耶!!

走下堤防瞧見大大的"橋頭"!
以前這裡就是"橋頭社"~
堤防旁的運動器材,
大哥二哥一起玩樂!
再沿著安平樹屋與德記洋行,
我們慢慢步行回西門國小旁的停車處~
再駕車前往住宿的"謝宅",
(再以另一篇網誌介紹~)
接著再步行約10分鐘到"小南人燒烤"晚餐!
這家據當地人說也很難預約吃到,
我們也是還沒開學就訂位了!!
店裡座位很少,
我們一行人根本坐在廊外~
燒烤區與吧檯~
這晚除了懷萱一家與她爸媽,曉慧,我與老公外,
還揪了住台中的瓊文一起來晚餐住民宿,
同去西藏行住台南的宗樺,玉玲與榛逸也一同來聚餐慶生,
真是超級熱鬧的!!

除了1280元的天價牛排沒點外,
其他都點的1~3份!
其中鮮烤高山綠櫛瓜真的好吃,
頂級美國雪花牛小排也讓夥伴再點了一回,
其他都還算美味,
但缺乏了讓我們眼睛為之一亮的驚艷感,
吃過蛤蚧舖後,
覺得這家普普~


壽星懷萱將阿根廷天使紅蝦當蠟燭吹~
雞腿蠻嫩的唷~

女生可以點雷柯德百香果水果啤酒,
我們後來也嘗試了比利時豪格登白啤酒,
不過大部分都點麒麟現壓生啤酒,
一杯接著一杯海量喝唷~

與好久不見的瓊文喝一杯~
壽星懷萱與謝宅最佳導覽員宗樺~
懷萱小王夫妻交杯唷~~
瓊文特別幫我們選購在台南也頗有名氣的"蘇格雷法式甜點Le Sucre Patisserie"蛋糕 ,
這生巧克力蛋糕超讚的,
味道相當濃郁又不甜膩,
值得推薦!
壽星一家~

大家一起祝福懷萱生日快樂唷~


祝福懷萱生日願望一一達成~

結束燒烤趴,
有人還是意猶未盡,
我與老公,懷萱,小王及曉慧轉戰附近的錢櫃,
繼續歡唱暢飲!
(好陶醉的小王~)

唱完2小時漫步回民宿,
居然也過了12點了~
經過這家小排隊的大力胖日式碳烤吐司,
花生口味還不賴唷!




我跟懷萱瘋狂在沒人的馬路上跳躍,
老公居然一直亂入,
拍出感覺鬼影幢幢的照片!!


跳第二次還來~

再買了一些啤酒回民宿分享,
我們居然聊到凌晨3點才回房睡覺唷~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